资讯速递
活动回顾 | 第六期天沐河沙龙: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活动回顾 | 第六期天沐河沙龙: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024-11-04

往期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澳大珠研院获澳门特区与合作区各界高度赞扬,充分利用大湾区发展机遇作出新表率
2022-07-21

央视新闻联播:澳大珠研院获澳门特区与合作区各界高度赞扬,充分利用大湾区发展机遇作出新表率

7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澳门特别行政区,重点报道了与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一墙之隔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下简称“珠研院”),充分肯定了珠研院近三年来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简称“合作区”)建设机遇、积极发掘并整合粤澳两地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所收获的累累硕果。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麦沛然教授接受采访,对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及国重实验室未来在集成电路领域和时代蓝图中所承担的角色表达了期许。 截至今年6月,珠研院共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114项,立项金额超过5400万元;承担企业委托研究项目70项,涵盖微电子、中医药、智慧城市等领域;基于澳大科研成果孵化4家科创公司;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珠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分站”“珠海市中小企业开放实验室”“珠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资质认定。 乘着合作区建设的“东风”,珠研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造校企、院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新途径,目前已成立校企、院企联合实验室共5家,通过强强联合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科技赋能促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为合作区科技创新发展加速提质,为大湾区建设及国家总体发展大局规划写下生动注脚。

查看详情
粤澳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再添一笔!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携手艾尔普再生医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2022-07-21

粤澳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再添一笔!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携手艾尔普再生医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下简称“珠研院”)与艾尔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艾尔普再生医学”)于近日签订了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简称“合作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珠研院II期“中华医药与转化医学研发中心”搭建研发技术平台,联合开展再生医学研究,为合作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粤澳深度合作发展再添一笔。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项目将由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国凯教授团队与艾尔普再生医学团队开展。陈国凯教授指出,随着干细胞技术的日益发展,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潜力方式。因此,陈国凯教授团队与艾尔普再生医学设立专项联合开发项目,结合双方各自的技术优势,共同开展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科学研究,进一步促进细胞治疗产业及生物医药的落地转化。联合实验室的团队成员在干细胞研发方面已合作多年,早在2019年于Cell Reports期刊联合发表了名为“Endogenous IGF Signaling Directs Heterogeneous Mesoderm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为本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国凯教授团队艾尔普再生医学联合创始人周园表示,公司高度认可澳大和珠研院在细胞治疗方面的基础科研实力、人才培养优势及创新性成果转化机制,此次投入资金与珠研院成立联合实验室,是双方在科研创新转化方面的新探索。 艾尔普再生医学创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iPSC创新细胞治疗高新技术公司。作为中国难治疾病iPS细胞模型库建设单位,秉承“为让人类健康的活到120岁”愿景,围绕难治退行性疾病持续推进“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已在全国多个权威临床医学中心开展临床研究。为推动行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已建成CRISPR/化学诱导/无动物源性等多元化体系的、基于智能计算驱动的iPSC重编程技术平台,结合半监督学习方法的智慧型细胞质检平台,以及高规模工业级自动化细胞智造平台Cell-foundry,该技术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细胞量产与质量保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艾尔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珠研院副院长王春明教授感谢艾尔普再生医学对澳大及珠研院的认可和信任,期待双方能进一步聚合合作区内外的优势资源,积极围绕合作区产业发展需求,为促进粤澳生物医药融合创新、推动澳门科研成果转化贡献力量。珠研院是澳门大学在合作区设立的首个位于大湾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是珠澳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枢纽,在合作区引入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优势学科院所的研究力量,融入大湾区及参加国家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新兴产业。珠研院II期“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建有动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室、药物制剂室等功能实验室15间,同时配备了15间初创团队实验室,目前包括本项目在内已签约进驻产业化项目有11个。该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赋予珠研院多领域多方向产学研建设新的“增长极”,是珠研院在转化医学领域产学研合作上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查看详情
唐远炎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研发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助力湾区谱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2022-07-05

唐远炎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研发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助力湾区谱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春潮涌动,奋楫争先。广东始终保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胆识气魄,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踔厉奋发,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简称“合作区”)再担新使命,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耕近三年,一颗澳门与内地共同播种的“科研种子”正在合作区“落地生长”,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6月29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教授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媒体记者采访,对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人工智能安检系统展开详细介绍。 该项目采用的数字平行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传统的触摸式安检方式所存在的查验能力弱、检查速度慢、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可应用于海关的进出境人员违规夹带检查,公共交通场站进出人员安全检查,重点场所进出人员安全检查,重大赛事活动入场人员安全检查,民航旅客登机前安全检查等场,特别是城市公共安全监控和灾害防治领域内,在机场、高铁、轨道交通、活动场馆、公交站场等城市重要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查。 人工智能安检系统

查看详情
助力大湾区│ 澳大加速医药成果转化
2022-06-30

助力大湾区│ 澳大加速医药成果转化

澳门大学的研究一直紧扣国家和澳门重大需求,并结合自身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佈局,成果显著。在澳大成立的澳门转化医学创新研究院以研发医药卫生产品为重要方向,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支持澳门经济和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布局 澳大是澳门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以科教强澳为己任,著眼澳门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佈局。2010年,国家批准中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经过11年发展,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至2021年已发表2,800篇论文及专著,获得50个专利,为10多种中药制订国际质量标准。实验室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中药质量创新研究基地和国际合作平台,聚焦以中医药研发及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走出一条澳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右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傅自应(左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右一)和澳大校董会主席林金城为澳门转化医学创新研究院揭牌 在精准医学领域,澳大在2021年获批准建设全国唯一的教育部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也是国家在港澳地区的首个前沿科学中心。该中心致力引领生命科学、医学,尤其是癌症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促进大健康发展,为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癌症患者群提供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澳大校长宋永华 澳大校长宋永华教授表示,大学除了优化自身科研平台产出,还有策略地与其它高等院校及企业合作增强科研实力,包括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肿瘤实验室;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与华润集团、广药集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共同创立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以产学研项目合作形成澳门中药研发共性技术平台。 推动中医药产学研发展 澳大作为第一所在横琴岛上建设校园的澳门高等院校,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力量,推动中医药产学研发展,支持澳门经济和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助力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和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支持下,澳大邀请到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导成立澳门转化医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任指导委员会主席。 澳门转化医学创新研究院将推进的成果转化项目包括澳大研发的碳量子点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及糖尿病足伤口敷料 研究院将以中医药及生物医药领域转化项目作为首阶段重要任务。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在研究院揭牌仪式上表示,将会重点支持研究院发展中医药产业,尤其是推动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澳大其他学院的相关科研成果落地。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 钟南山院士期望,研究院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指导下,充分利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大湾区政策红利,发挥科研与产业转化的桥樑作用,加速科技创新转化,促进湾区融合、药品监管互认等。研究院在开展成立前期工作时,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组织了大批内地药企推荐期望赴澳门转化的品种,他说:“我们已通过第一批遴选,选择了几个优秀品种,接下来将广泛收集国内外优秀品种,遴选推荐至澳门进行转化落地。并且形成工作机制,在研究院建成集成果评估、转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产品注册服务等于一体的创新转化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研究院将会以研究医药卫生产品为重要方向,致力高效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提升大湾区疾病防治水平,以创新中药为其重点任务。宋永华教授表示,澳大将透过整合海内外相关领域顶尖团队的转化经验,建立一套稳定而有效的机制,开展成果转移转化。他说:“为响应特区政府规划,其中将推进的成果转化项目包括澳大研发的碳量子点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及糖尿病足伤口敷料。研究院将协助挖掘和培育澳门本地有一定基础、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结合内地市场,加速在大湾区转化,促进中医药产业化,继而推动产品和服务拓展国际市场。” 转载自澳门大学,《助力大灣區 │ 澳大加速醫藥成果轉化》 文 │ 张爱华 图 │ 编辑部 编辑 │ 张爱华、林嘉敏 发布 │ 澳门大学传讯部

查看详情
当“天沐河沙龙”遇上“超级星”|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举办分享会,探讨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2022-05-23

当“天沐河沙龙”遇上“超级星”|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举办分享会,探讨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珠海大横琴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第一期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天沐河沙龙”暨第八期“超级星”连接系列分享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部门领导、20多家企业代表及澳大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微电子等领域的专家和教授共聚横琴天沐河畔交流,分享前沿科技趋势,探讨未来产业发展及产学研合作。 珠研院副院长王春明对亲临现场支持此次分享会的澳大校领导、合作伙伴大横琴集团、各领域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珠研院各项国家级、政府科技项目,以及与业内优秀企业合作的商业立项、知识产权成果、研发场地建设及一系列平台资质等情况。他表示,珠研院在澳门、珠海、合作区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引导澳大科研人员参与国家创新项目与创新事业建设,二是推动澳大优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在合作区逐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珠研院作为深耕与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持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让更多澳大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从马路的那一边到合作区落地转化,搭好、搭稳这座校企对接沟通的桥梁,为企业及产业化市场提供科研支持,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助推合作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 珠海大横琴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副总监王坤介绍了“超级星”园区服务管家体系。Star-Link“超级星”链接是大横琴Super Star“超级星”园区打造的资源链接服务品牌活动,通过整合政府机构、资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会、联盟、社会组织、服务中介机构、媒体等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市场、资金、技术等全方位资源支持,助力企业提升资质品牌,丰富合作资源,拓展发展机会。 随后,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项目主管许莹莹通过线上的形式对粤港澳科技合作专题申报进行解读,详细介绍了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的操作指引,让澳大教授、合作区的科创企业更好地了解广东省科技厅的粤港澳科技合作专题资助政策及申报技巧,同时为大家即席答疑解惑,得到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 此外,王春明、珠研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微电子研发中心主任路延、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博士后梁瑞及澳大健康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国凯在天沐河旁与企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聚焦技术难点,共同探讨企业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现场不少企业向澳大教授表示希望进一步参访企业、深入对接交流合作,并借助澳大科研团队的力量,尽快攻克企业面临的技术难关,邀“高校大脑”共解“行业难题”。同时,与会各方纷纷赞扬本期分享会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天沐河沙龙”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指导,是珠研院举办的创新合作系列分享会,旨在通过科创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分享、前沿技术探讨、大咖头脑风暴、天使投融资对接等系列主题分享聚集创新要素,激活成果转化创新链条,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发挥珠研院在先进材料、智慧城市、集成电路、中华医药与转化医学等领域的高水平科研优势,着力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和企业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助力合作区打造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是次与大横琴发展有限公司“超级星”服务品牌活动的联动,推动了琴澳校企融合、粤澳校企合作的协奏曲,探索珠澳多领域合作新模式。

查看详情
澳珠合作“芯”进展 澳大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启用
2022-05-23

澳珠合作“芯”进展 澳大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启用

澳门大学今(20)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意谷举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启用仪式”,标志着位于合作区的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正式启用。澳大将以科技创新发展为主导,通过微电子研发中心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形态、产业布局,实现研发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助力合作区构建技术创新和转化中心,为澳门、珠海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未来科技城贡献新动力。 仪式上,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苏崑、澳大校长宋永华、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戴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邓峰、澳大微电子工业盟友企业代表叶洁华、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春明和澳大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麦沛然共同为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剪彩。 宋永华致辞时表示,微电子研发中心新址的启用将进一步提升该中心的成果转化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合作区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添砖加瓦。澳大充分整合现有科研实力,以“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科技主体,以珠研院微电子研发中心为创新载体,承担微电子领域前沿技术研究与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为合作区建设“中国芯”国际化的“桥头堡”助力。 澳大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麦沛然就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微电子研发中心的建设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作出报告。他指出,通过澳门、合作区的资源和政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实力,将澳大的科研人才留在与澳门隔海相望的这片土地,为合作区的企业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是微电子研发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蓝图的重点。新址启用正是微电子研发中心未来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壮大工业盟友队伍、更好地与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方式的奠基石,构成粤港澳大湾区、澳门大学的“聚合变”连体效应,由澳大科研实力配合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大局,铸就澳门、合作区微电子产业链建设。 新址启用标志着微电子研发中心进入新阶段,以及人才聚集效应的逐步形成,将充分发挥澳大微电子研究领域的科技引领作用,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在合作区集聚,更好地为合作区及珠海市集成电路行业提供设计验证服务,以更深层面发掘并整合澳门和珠海的资源优势,协同发展两地科技创新要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为中国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和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规划助力。 澳大作为澳门一所国际化综合性公立大学,在国家、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与支持下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近年来澳大加快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2019年,大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透过该基地与内地企业、高校等共同开展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致力将科技成果逐步推向市场,推动澳大加速融入大湾区并优化创新科研布局,助力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化。 视频转载自观海融媒

查看详情
媒体专访 | 广东新闻频道采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及先进材料中心科研团队
2022-05-18

媒体专访 | 广东新闻频道采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及先进材料中心科研团队

广东新闻频道记者走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聚焦横琴在文化旅游、商务金融、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5月5日,记者深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下简称“珠研院”)参访,实地实况感受珠研院作为澳门大学设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的枢纽和平台作用,了解珠研院科研团队的日常运作、项目研究及成果转化。 珠研院副院长王春明、珠研院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副研究员孙国星(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副教授)接受采访,分别就珠研院通过澳大科研力量和琴澳政策优势促人才培养及产业多元化发展、吸水凝胶等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合作区的成果转化活动展开介绍。

查看详情
邓初夏教授团队研发的癌症药敏试验平台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2022-04-22

邓初夏教授团队研发的癌症药敏试验平台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癌症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大难题,更是一直位列澳门十大死因之首。癌症发生的原因,以及其转移与耐药等成因都非常复杂,传统治疗的方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邓初夏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个创新的药敏实验平台,最快可以在一周内协助医生为患者找出针对性的药物,有望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关的技术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目前治疗的效果良好。 转载自澳門廣播電視TDM,《創科世界:癌症藥敏試驗平台》

查看详情
媒体专访 | 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参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2022-04-02

媒体专访 | 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参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3月17日下午,南方日报、南方财经、广东卫视、珠海特区报、珠海电视台及澳门日报等多家媒体前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下简称“珠研院”)参观采访,了解珠研院总体发展情况、特色亮点,以及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微电子研发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的建设情况、产学研合作成果等。 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麦沛然、微电子研发中心博士后曾文良、珠研院副院长王春明接受采访,分别就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技术转化及应用、珠研院人才培养及交流平台提供、珠研院利用澳门和合作区优势发挥科技创新促进作用规划等方面展开介绍。 视频转载自观海融媒,《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立足横琴打造创新样本 激发产学研深度融合势能》

查看详情
马路两边的“研”与“产”|粤澳一线观
2022-04-01

马路两边的“研”与“产”|粤澳一线观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澳门大学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校墙内,学校适用澳门特区法律管辖;校墙外,则是横琴岛的其他区域,由内地法律管辖。澳门大学也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范例。 从卫星地图俯瞰,澳门大学位于横琴岛东面环岛东路的东侧,与澳门仅隔一条水道;而往西看,与学校一条马路之隔的对岸,则是横琴当前最为火热的产业园区之一——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一边是科研实力突飞猛进的高校,一边是热火朝天创新创业的新区,碰撞的火花穿过校墙、跨过马路,燃烧出熊熊火焰。 2019年3月,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号召,澳门大学来到马路对面的这个园区,建立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下称“珠研院”)。如今三年过去,学校的不少科研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教育产出带动澳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粤澳合作路径。 来到马路对面 “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原材料来自于水泥,它可以制作提取成一小颗的吸水凝胶。这个比指甲盖小很多的颗粒放在水里,就可以吸收13000倍的水。”来到珠研院,在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实验室内,陈列着多项该校的科研转化项目。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经理钟嘉盛告诉记者,“这个吸水的先进材料,最后的形态是一种啫喱状的凝胶,吸水倍数比目前商用的材料大一倍,制备成本也非常低,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等领域。” 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是珠研院着力打造的其中一个科研中心,其主要依托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发展在高分子材料、碳量子纳米点、钙钛矿等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据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春明介绍,珠研院共设有6个研发中心和1个高级培训中心,除先进材料外,还包括智慧城市、微电子、转化医学、中华医药、人文社科等研发中心。 谈及珠研院的设立初衷,王春明表示:“这是非常好的历史时期、非常好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好机遇。”在他看来,研究院的定位之一,就是作为产学研基地,协助澳门的科研人员参与国家的科技创新,这对港澳特别是澳门的科研人员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事实上,作为澳门综合性公立大学,澳门大学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其拥有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药质量研究、智慧城市物联网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12月,上述重点实验室均在珠研院挂牌设立横琴分部,以推动澳门重大科研成果在横琴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转移转化。 马路这面做基础科研,马路那边做成果转化。珠研院设立后,环岛东路两侧,澳门大学的师生们开始频繁的往来于校园和研究院之间。 麦沛然是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实验室在珠研院的分部设立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空出一个时段,来到研究院集中处理马路这边的事。而麦沛然的学生,也有不少从澳大的实验室中走出来,来到园区参与珠研院的工作,或是自己创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 “希望依托澳门大学的优势学科力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探索通过教育产出带动澳门科技创新发展,培养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和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王春明说。 走出实验室 在珠研院的实验室内,展示着不少澳大教授们的科研项目成果。而更多未被展示的成果,已走出校园的实验室,正走向企业的生产线。 在园区内距珠研院不远处,一栋印着imstem几个字母的小楼低调而显眼,这里是珠海横琴爱姆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姆斯坦”)所在地。Imstem中文意为“我是干细胞”,这家致力于发展多款干细胞原创新药的科技公司,正是因一位澳门大学的教授而来到了横琴。 现任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的徐仁和,是胚胎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发明者,也是人体胚胎干细胞之父James Thomson研究机构的最早期研究人员。2013年前后,徐仁和从美国回到澳门大学任教,与其在美国相识的门增轩随后于2014年在横琴注册公司,开启了一路之隔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如今,在爱姆斯坦公司大楼内,有一层楼的面积作为与澳门大学的联合实验室,该公司的多项核心产品受益于徐仁和团队的基础科研。2020年,其自主研发的T-MSC成为全球首款通过美国FDA临床许可、可用于全身静脉滴注的基于hES-MSC的干细胞新药,目前已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2021年5月,其正式向中国CDE提交IND申请。爱姆斯坦董事长门增轩透露,预计今年该款新药将在国内进入临床试验。 “这只是初步尝试,目前已经在国内开展了数十个适应症的临床研究,我们和澳门大学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未来或可开发百余种适应症的干细胞新药。”门增轩说。 同样作为强势学科,在芯片领域,澳门大学的科研成果也正在不断走出实验室,麦沛然尤其看中与内地产业链、基地、人才等优势的结合。 “拿芯片产业来说,我们在澳门的实验室里,可以设计出特定领域内世界上最好最高端的一些芯片,但是我们要对它进行生产制造,就要和不同的产业链条进行对接,要参与国内一些大的科技项目。”麦沛然提到,澳门科研人员怎么样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整个产业中如何把实验室的设计进行产业转化,那就要用到两地的优势。“一方面是澳门大学在这一独特领域的智慧优势,另一方面是咱们内地从土地、资源、人才,到产业、生产这方面的优势。” 麦沛然的学生陈天蓝成功实现了老师科研成果的转化。2018年,博士毕业的陈天蓝和同学董诚迈出校园,带着数字微流控技术为主导的分子诊断技术入驻横琴,成立了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澳门大学将该专利授权给迪奇孚瑞,并首次入股毕业生团队创立的公司,在技术上、资源上给予支持。陈天蓝的公司也从园区内几间不大的办公室,搬到临近珠研院的独栋小楼,规模不断壮大,新项目接踵而至。 建起一座桥 “珠研院有三个定位,第一是帮助澳门的科学家和青年科研学子参与国家的重要科技计划;第二是以此为载体,使得澳门的科研成果可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第三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培养复合型的科技人才,助力大湾区的发展。”按照王春明的说法,澳门大学来到横琴的园区,建立一个产学研基地,就像搭起了一座桥,这座桥可以跨越水道、跨过马路、穿越围墙、穿过关口,让澳门和内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良性的循环与互动,打通产学研全链条的融合。 数据显示,在珠研院成立的三年中,以此为平台,澳门大学与内地之间有了不少新的产学研互动。目前,珠研院共获得政府科技项目资助超过100项,获得商业合作项目超过50项,科技研发也硕果累累,已申请专利21项,包括已获得授权专利8项。 具体而言,在孵化企业方面,珠研院参与孵化了多家产业化公司,涉及先进材料、集成电路、中医药等领域。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方面,2019年10月澳门大学与珠海市华发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澳大—华发联合实验室,首批拟进驻实验室的项目共12个,集中在生物医药、微电子及先进制造、智慧城市三大领域,通过与内地企业全方位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这条跨越马路两侧的桥,是如何连接起两地的科研技术、人才和产业的? 麦沛然举了个例子,一方面,基于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许多企业会选择在横琴设立公司,进而帮助深合区吸引来自各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内地企业在产业链中遇到的难点,也可以交给研究院作为项目去开发攻克,而后再授权给公司使用。基于这种良性互动,企业和高校还能形成人才的匹配。企业希望有好的人才储备,澳门大学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库;而澳门的人才需要实践和就业的机会,这些具有互动合作的企业会成为首选。而珠研院的成立,正如一条架在马路中间的桥,突破了跨境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合作的障碍。 不过,麦沛然和许多澳大师生都提到一个问题,如今澳门大学看似与横琴只有一墙之隔、一路之隔,但由于通关道路设施等,澳大师生目前仍要经过河底隧道回到澳门,再过关前往横琴,尚不能直接到达仅隔几百米的横琴口岸。在众多澳大师生的期盼中,他们希望,有形的桥与无形的桥都更快地架设起来,让深合区真正实现深度的融合。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梁涵 【摄影】关铭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