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研院与一微半导体联合实验室发布科研成果
12月12日,在一微科技(澳门)有限公司的“新质引领·共赴琴澳”产品发布会上,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一微半导体联合实验室的2项科研成果重点发布。
活动回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活动媒体团首站聚焦产学研发展
11 月 8 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活动媒体团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展开实地走访。中国新闻社 、新华社、凤凰卫视、大公报、文汇报、澳门日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等40 多家媒体 100 余名记者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 情况介绍 横琴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中坚在活动的第一站——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热情接待了媒体代表,并就合作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及优惠政策作了介绍。 黄中坚副局长介绍基本情况 黄中坚副局长表示,合作区成立两年多来,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践行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持续不断促进琴澳民生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资源要素互联互通,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已吸引了包括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在内的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一众高新企业落户,加速科技成果服务经济发展。 陈国凯教授介绍基本情况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院长陈国凯为来访媒体介绍了珠研院的发展情况。他告诉媒体,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是澳门大学在大湾区设立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澳门大学优势学科院所的科研力量,聚焦微电子、智慧城市、中华医药、转化医学及先进材料等合作区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引导澳门科研人员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事业,促进澳大科研成果进行产学研创新合作与成果转化,为大湾区培养高端复合科技创新人才。 截至 2023 年 10 月,珠研院累计获得政府科技资助项目超过 150 项,开展联合研发、委托研究等商业项目超过 100 项,项目总金额超过 2 亿元。 同时,珠研院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携手艾尔普再生医学、乘木科技、一微半导体、凌烟阁芯片科技、广西柳药集团、九州制药及珠海供电局等知名企业共建 10 余个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媒体团参观采访 陈国凯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介绍后,媒体体记者对陈国凯教授及澳大科技学院周建涛教授进行了采访。陈国凯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珠研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速度,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横琴开展工作、研究。 周建涛教授接受采访 同时 ,媒体记者也访问了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和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教授和技术总监刘盾盾博士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和智慧能源方向的研发进展,讲解了其在城市管理、能源管控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成效。 唐远炎教授接受采访 刘盾盾博士为记者讲解 先进材料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庭忠博士及珠研院孵化企业金创克(横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哲介绍了珠研院在新材料和中药有效成分开发方面的科研成果。 李庭忠博士接受采访 张哲为记者讲解
成功揭牌|珠研院-珠海供电局新型配用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助力粤澳「双碳」建设
10 月 31 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共建的新型配用电技术联合实验室成功揭牌。澳门大学副校长徐建和珠海供电局总经理何建宗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该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新型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重点探索支撑「双碳」目标和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学、研跨界合作,为推动「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澳门大学副校长 徐建 致辞澳门大学副校长徐建在致辞中说到,澳大依托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推动「碳中和」学科理论与技术进步,促进「碳中和」产业发展。珠研院作为澳大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希望本次与珠海供电局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能加强双方的合作研究,共同攻克配用电领域的难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珠海供电局总经理 何建宗 致辞珠海供电局总经理何建宗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合作区提供世界一流的电力供应服务,珠海供电局将在合作区构建「高可靠供电、高品质服务、全绿色动力」的「两高一全」能源电力供应体系,总投资超过 26 亿元,旨在打造一个世界领先的智能电网。本次与珠研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将为粤澳电力科技创新合作注入新动力,有利于双方进一步提升联合攻关水平,推动一批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落地横琴,更好地服务合作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分享揭牌仪式结束后,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戴宁怡、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刘盾盾、广东电网公司直流配用电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勇聚焦「智慧能源系统研究」专题进行精彩分享,让与会者对该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有了深入了解。联合实验室的设立,标志着珠研院与珠海供电局在新型配用电技术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此合作为契机,依托联合实验室平台,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加速探索我国未来新型配电系统技术研究,共创配网研发新高地,开创合作新局面,为粤澳科技发展「添砖加瓦」。现场合影
培训回顾|横琴税务局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再开班
9月22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举办第二期横琴税务局培训班,为横琴税务局新入职干部提供澳门税收理论知识、历史文化演变与产业经济发展等培训,加强新干部对澳门本地社会经济的了解。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邢荣发博士以「澳门风土人情的发展与探讨」为主题,为培训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澳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来龙去脉及澳门法律逐渐完善的过程。 澳门税务学会副理事长汪清阳博士分享了「澳门所得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系统介绍了税收的定义和主体、澳门税收过程和职业税、所得补偿税等税种理论基础的实践经验。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关锋以「澳门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探讨」为课题,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澳门近年来经济多元化转型的进程,同时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澳门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本次培训课程通过多元视角全面解读澳门社会历史演变和经济发展趋势,帮助横琴工作者深入了解澳门,助力琴澳一体化发展。
活动回顾|与王笛教授在「小茶馆」里,听见历史的微声
9月15日,由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和澳门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书写当代中国城市的日常生活——小茶馆里的大问题」主题讲座成功举行。 这场以微观视角揭示民众生活史的讨论,吸引了近百名观众亲临现场,同时通过直播平台还有超过 1500 位网友线上参与讨论。 本活动邀请到著名历史学家、澳门大学讲座教授、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笛教授,以生动形象的演讲方式,带领观众走进成都小街小巷的茶馆角落,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如何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王笛教授剖析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茶馆是如何成为成都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流的环境。从不同顾客的生活点滴,再到不同时期小茶馆承载的社会功能,通过细致入微的例证,揭示了日常生活背后的社会脉络演变。 王笛教授现场重现了过去市井小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详细解读了矛盾和协调的历史常态,为在场听众诠释了小茶馆这一城市公共空间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帮助与会听众以新视角审视城市和生活的关系,引发对社会变迁历史更深层次的思考。 茶馆中的人,一回生,二回熟,几乎社会上出现的一切问题在这里都能看到。 每个微小成就都为文明文化奠基,我们不能停留于宏大叙事,也要倾听每个平凡民众的声音。 澳门大学研究服务及知识转移办公室主任、珠研院副院长王春明教授以轻松对话的形式与王笛老师在现场的「小茶馆」进行了一系列交流与探讨。 随后的互动环节反响热烈,王笛老师回答了来自现场和线上观众的疑问。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分享能够从新的视角审视社会,意识到了在历史发展中每个细节都蕴含着意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历史的「史学家」。 一个彩蛋: 王笛教授在活动现场预告了新书《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即将出版。 在新书里,读者可以通过成都茶馆的变化切实感受到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中,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是什么样子,而当「轰轰烈烈」变为「平平淡淡」之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成功揭牌|珠研院与中智药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助力中医药产业品牌之路
9 月 13 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该联合实验室立足于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和澳门中药研发中心科研与转化实力,结合中智药业集团产业化优势,以澳大珠研院为研发合作平台,共同开展创新中药、破壁饮片、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海外注册等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中医药产业品牌之路。 领导致辞 澳大中华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副主任 李鹏教授 致辞 澳大中华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副主任李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肩负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使命,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国际化开拓新的路径。珠研院依托澳大的研发实力,积极与内地企业牵线搭桥,为推动中医药领域的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本次澳门大学与中智药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相信双方能在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等各环节形成强大协同,努力将更多创新药物推向市场,造福人民群众。 珠研院代院长 陈国凯教授 致辞 珠研院代院长陈国凯教授表示,在生物大健康领域,珠研院已建立 6 个院企联合实验室,用产学研协同的实际成果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本次与中智药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为的是开展中药材及其制剂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推进同名同方药在澳门注册,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又一实践。 同时,他相信,凭借中智药业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技术积累,将极大助推联合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助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乔卫林 致辞 中智药业副总裁乔卫林表示,建立联合实验室是中智药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举措。中智药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药破壁饮片、创新中药的研发和生产,重视技术突破与创新,与珠研院建立联合实验室,不仅可以为企业践行国家战略提供宝贵契机,还能助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中医药的创新与产业化转化,助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打造粤澳产学研创新转化示范高地。 学术分享 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创始主任 王一涛教授 专题分享 揭牌仪式结束后,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创始主任王一涛教授作为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中药研发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新成果和经验。他深耕医药教育和中药质量系统研究多年,在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学院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陈士林教授 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士林教授就「中药品质提升工程研究」进行了分享。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陈炜璇博士 分享 中智药业的陈炜璇博士也展示了企业在中药创新研究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进中成药产业化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标志着珠海澳大研究院与中智药业院企合作迈出坚实一步。联合实验室将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为粤澳中药产业创新和国际化提供支持。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两年以来,珠海澳大研究院已与多家企业共建 11 个联合实验室,吸引企业投入超过 3000 万元。通过联合实验室,珠海澳大研究院引入澳大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企业带来实验设备、产业人才、产业链条及应用场景,在横琴形成产业和人才集聚效应,成为产学研合作交流和技术创新转化示范高地,用创新成果赋能琴澳产业发展。 中智药业集团是一家集中成药、中药饮片等科研、生产、销售和药品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大型医药科工贸企业,2015 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旗下拥有10多家子公司,产业链完善。 作为中药破壁饮片的创新发明者和技术引领者,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4 个国家、省、市科研平台,授权发明专利106项,核心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中国专利银奖”,中药破壁饮片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澳门中药研发中心是澳门特区政府于 2020 年批准建设的澳门第一个科技转化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由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牵头,荟聚多家世界 500 强和中国医药百强(广药、华润、片仔癀、柳药、达仁堂等)、中国中医科学院、香港中药研发中心和澳门央企南光集团等,共组产学协同创新共同体,致力于整合顶尖产学资源,突破方药研发转化瓶颈,探索中药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转化的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中华精品、澳门智造、国际拓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遵义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冯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广东省中药协会会长李泳雪,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华,中山健康基地集团副总经理吴琰光,尚医智联(广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春久及中智药业副总裁冉强,首席财务官赖颖盛等企业领导、代表,以及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副主任王胜鹏博士,学术秘书钟章锋博士,澳门青年学者罗花博士,亦参加了揭牌仪式。
成果喜报|珠研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关于 2023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珠研院喜获立项资助共 5 项,其中面上项目 3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下称“国自然”)代表着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体现承担单位和申请者科研水平的标志性项目。 据统计,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资助率仅 16.73% 左右。 珠研院作为澳门大学在内地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在推进澳门大学参与内地科研项目申报承担工作中担当着枢纽作用。 本次罗力、蔡忠亚、杨毅柏 3 位澳大教授依托珠研院成功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又一次积极推动了澳门力量参与国家科技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珠研院 2 位在站博士后楼亚颖 、万千作为年轻一代科研骨干,凭借他们在研究方向的创新性和设计方案的卓越性,首次成功通过国自然评审,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不仅体现出珠研院博后站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育的成效,也为激励更多年轻科研人员着力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科学成果。 博士后及项目简介 楼亚颖 ,珠研院在站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博士,研究生期间一直从事河口潮滩动力地貌演变研究,在专业领域以一作身份发表 SCI 论文 4 篇,合作发表中英文论文 11 篇(SCI 论文 7 篇,中文核心 4 篇);曾参与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联合重点基金、上海市国际合作基金等多项课题。 ?长江河口九段沙潮滩地貌冲淤转型过程及主控机制研究 河口潮滩作为极具价值的自然资源,当前正面临着全球大河减沙与河口高强度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 本项目以长江口新生沙洲潮滩九段沙为例,分析其多尺度时空的变化过程,阐明其动力地貌演化规律,辨识流域-河口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工程对九段沙潮滩动力地貌的影响机制,提出陆海多重压力胁迫的沙洲潮滩地貌发展态势。 成果预期可丰富大河河口潮滩动力沉积地貌理论体系,给河口潮滩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部分科学支撑。 万千,珠研院在站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从事 5G/6G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研究以及收发机设计等。以一作身份在通信主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 项(二作),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等多个通信主流期刊审稿人。 ?低功耗鲁棒性大规模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成形研究 针对通信系统与雷达系统的频谱拥挤与干扰问题,结合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新业务对感知与通信融合需求,通信感知一体化被视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项目拟解决大规模 MIMO 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鲁棒性以及基站功耗过高的难题,实现低功耗鲁棒性波束成形方案,促进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助力全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城市建设。 两位青年科研人员所攻关的项目聚焦前沿,富有原创性和应用价值。基金申报再续佳绩,反映了珠研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优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得以长足发展。 截至目前,珠研院共获批政府项目达 149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5 项、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及课题 9 项、其他国家级项目 6 项、其他政府项目 39 项 ,立项金额超 6700 万元。
喜报频传|珠研院科研人员创赛破题取胜,荣获职称提升科研层次
科技研发需要坚持不懈的追求。珠研院作为澳大产学研示范基地,在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方面一直做出不懈努力。 近日,珠研院再次在科研和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外部竞赛和职称评定中表现出色,为珠研院科研事业添彩。 创赛获奖 转化医学研发中心陈国凯教授团队凭「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三维皮肤模型及药物筛选平台」项目在第七届「创客广东」生物医学与健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组获得「优胜奖」。 该项目在陈国凯教授指导下,博士后邓春浩博士、澳大博士生方仕才及科研助理林焕怡为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与项目路演展示。 该项目基于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项目「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技术开发及其应用」技术搭建药物筛选及护肤品功效评价平台,将有效提高新药及化妆品的研发效率。 本次成功获奖,是对项目商业转化前景的肯定,也是对珠研院在转化医学方向创新实力的认可。 职称评审 近期,我院在人才方面也取得新进展。目前,已有两位科研人员成功通过广东省职称评定。 先进材料研发中心高级技术经理李庭忠博士经广东省职称评审批准,成功获得高级工程师(副高)职称。 长期从事材料技术研发的他,深度参与了「纳米泡沫混凝土」、「超级吸水树脂研发及工业化设计」以及「植物多效防灼液体膜材料研发」项目,已取得 12 项项目相关授权专利。 李庭忠博士在珠研院做试验 智慧城市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刘盾盾博士于去年通过广东省初次职称考核认定,获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助理研究员职称。 他致力于城市电网规划与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研究,主持省部级基金、国重实验室基金研发项目多项,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城市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刘盾盾博士于2023 国际数字能源展进行分享 喜报频传不仅体现了多位学者多年投入科研工作的心血成果,对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表达了认可,也表现出我院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未来,珠研院将在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方面持续优化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回顾|香洲区产学研系列活动暨走进珠研院产学研对接会成功举办
8 月 10 日下午,由香洲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主办,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联合承办的香洲区产学研对接系列活动第 7 期在珠研院Ⅰ期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吸引了高凌信息、东信和平、东发发思特等15 家香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参加,集中展示了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一批成果。活动囊括成果分享、研发中心参观及技术成果供需对接等环节。 成果分享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珠研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教授团队、微电子研发中心贾艳伟副教授团队分别展示了其在城市安全和数字孪生、数字微流控和精准药筛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应用,为推动智慧城市和精准医疗方向的发展和升级注入创新动力,成果成熟度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珠研院团队研究成果分享 精准对接 随后,专家教授、研究团队与企业代表在智慧城市、微电子、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不同领域方向以分组形式进行技术对接,面对面建立交流专属社群,双方加强「对话」,深入交流。 参观珠研院 企业代表还参观了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观摩和体验数字孪生城市运营平台、人工智能安检系统、纳米泡沫混凝土、高性能吸水树脂等多项科研成果。 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唐远炎教授团队金吉博士讲解 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孙国星教授团队李庭忠博士讲解 本次活动畅通了香洲区企业链接澳大和珠研院最新科技成果的渠道,为后续人才、技术等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会企业代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专家团队的对接,探讨以技术开发、联合申报项目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 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第一」的战略号召下,香洲区作为珠海主城区,主动担当,积极谋划,先后联合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湾区高校举办了多场「智汇湾区 科创香洲」产学研资对接活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速创新要素流动、促进粤港澳协同创新、助力湾区科技加快发展。下一步,区科技部门将围绕企业技术难题、人才需求等,充分借助港澳创新源头作用,继续深化校企产学研对接,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来源:珠海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成功揭牌|珠研院-九州制药联合实验室揭牌,打造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8 月 10 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广东九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顺利揭牌,是澳大珠研院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又一重大进展,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 加快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努力推进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建设;支持澳门高校在合作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发展,鼓励澳门高校或者其在合作区的产学研基地联合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开展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产学研转化项目。珠研院-广东九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该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是澳大健康科学学院梁丽娴教授,实验室将聚焦中药材多糖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推进药食同源中药和中成药的产业发展,助力琴澳中医药产业发展。 领导致辞珠研院代院长 陈国凯教授 致辞珠研院代院长陈国凯教授在仪式上表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珠研院与九州制药公司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协议,是澳门大学及珠研院践行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澳门大学拥有雄厚的中医药研发实力,九州制药具备丰富的产业化经验,珠研院能够提供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共同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开放创新平台,在横琴岛上孕育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九州制药董事兼总经理 刘力华 致辞九州制药董事兼总经理刘力华表示,本次与澳大的战略合作是九州制药落地横琴的重要原因。企业将依托澳门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利用自身在中药研发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根据实际市场需求全面开展围绕「药食同源」的中药功能性食品研发工作,系统性建立中医药领域完整生态链条,助力中医药产品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相信联合实验室将成为大湾区中药研发的重要平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未来展望 本次合作依托澳门大学的科研实力与九州制药的产业优势,助力粤澳两地中药及中药类功能性食品的前沿探索,将成为联通内地与澳门的重要科创平台,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提质升级。活动现场合影 除了九州制药,珠研院已成功吸引一批领先企业落户横琴,在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及微电子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了 10 余个联合实验室。 通过这一合作机制,澳大教授引入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企业带来实验设备、产业人才、产业链条及应用场景,为形成「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人才培育」转化价值链、助力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广东九州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九州制药有限公司是上海华亿神州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控股的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中药提取物生产;创新型中医药古方产品研发;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中医药健康产业公司。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精准肿瘤学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邓初夏、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代主任陈新、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教授梁丽娴、浙江严品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卫东、上海晨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金国荣 、澳门永利皇宫副总经理勾博男、深圳市特发集团董事王子洋、 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杨雪、吉林瑞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晓强、上海华亿神州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九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玲玉出席了此仪式。
活动回顾|澳门中医药及生物医药产学研发展研讨会圆满结束
7 月 22 日,由澳门药理协会举办的「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中医药及生物医药产学研发展研讨会」于澳大珠研院举行。 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药物机制、药品开发转化、中医药与大健康研究等主题进行演讲,组织了澳门本地和国内外中医药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交流,共同探讨围绕中医药和生物医药创新药物的新靶点、新机制,提供创新诊疗模式的思路,探索新药研发和大健康产品开发,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事业。 活动中,澳门大学特聘教授李铭源就「药物与大健康研究」进行分享,详细讲解了中医药和生物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探讨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暨南大学研究员张在军以「药物机制」为题,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天然 / 传统药物等研究前沿,重点介绍了这些药物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并探讨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方向。 「药品开发与科研转化」由药明康德投资总监黎晌主讲,介绍了中药及生物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和技术难题,同时分享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积累的丰富产业化经验,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遵义医科大学教授崔国祯分享了「中医药产业政策交流」,谈及国际中医药品法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葡语系国家和国际中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促进行业合作提供参考。 此次会议为澳门和国内外中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合作交流平台,与会专家提供的前沿意见和创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创新,相关交流与讨论将为中医药与生物医药的创新提供新契机,也将拉近澳门与一带一路沿线葡语国家在大健康领域的合作距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