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研发作为大湾区活跃的科研领域,在大湾区众多研究机构和澳门大学中有广泛研究基础,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作为澳门的一个科研机构参与到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建设中,为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为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于我院设立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聚焦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学科发展前沿、在社会发展及国家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工程化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先进材料研发中心主要是以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为技术主体。研究院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有着全球学术领导力与国际声誉。透过开放合作的研究体系加强校内外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加强与内地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深化国际科研合作。重要发展战略是把握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探索通过教育成果带动澳门的科技创新,培养可以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兴产业。提升高质量科研产出和影响力,结合大学的研究布局,开发一系列应用于能源、环境及健康的功能材料与应用。中心重点在新能源及光电新材料、新功能及环境材料、纳米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布局研究战略:
新能源及储能材料领域 --- 全固态电池:研究固态电解质材料及电池界面关键问题,有望解决电解质材料的低电导率、低稳定性及高界面的电阻问题;柔性能源存储:依托电池储能团队以及合作单位在可穿戴电池研发和制造方面有很好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利用新能源储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基础,开发出新一代可穿戴电子产品电源用软包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品,并且实现产业化。
量子点发光与钙钛矿光电子领域 ---钙钛矿光电子:研发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缓解现今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柔性化,使得太阳能的转化利用能够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解决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局限问题;促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重金属铅回收,将大大减少人们对钙钛矿材料铅污染的顾虑,并进一步降低钙钛矿光伏器件成本,为未来的商业化铺平道路;利用界面工程对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深入研究;量子点发光:量子点发光材料由于具有量子限域效应,可以方便地通过调节材料的尺寸和组分实现全可见光波段的发光器件,从而实现全色域、高饱和度的显示应用,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新功能及环境材料领域 --- 加强优化已开发的电解催化制氢、农田及沙漠保水、污水净化、生物相容医用凝胶、柔性传感器件及材料等;应用于基础工程设施的材料,如高抗折混凝土、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水泥基压电传感研究。
纳米生物领域 --- 以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光子学及重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目标,开展以无毒、生物兼容性好的碳纳米点为代表的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在生物成像、细胞标记与识别、癌症免疫诊疗、纳米医药及疫苗研发等应用中的新原理、新材料、新方法研究。